卷首語
1 旭日始旦 歲月如新 左湖里
藝術資訊
6 第二屆中國藝術學50人論壇舉辦
6 “道在瓦甓——戰國兩漢瓦當藝術特展”開展
6 良渚博物院推出玉器精品展
藝術欣賞
7 李江海治印硯邊談藝錄
8 吳山明作品欣賞
美術時空
10 陳淳《花卉圖冊》藝術表現特征探究 袁菲
14 “蒼深淵穆,奇偉瑰麗” 吳浩然
17 田黎明都市水墨人物畫中的勞動者形象探析 梁文慈
20 冷軍超寫實主義肖像油畫中的表現性探究 馬志超
人文研究
23 蘇帖在清代的接受研究 姚凱
26 宋代江南漆器款識研究 蔡穎凝 李玫
30 宋代理學思想下宋式家具的藝術特征 從鐘水 邵曉峰
33 漆陶中的陶胎表面處理工藝 卞先科 呂冰
非物質文化遺產
36 桃花塢年畫中門神圖式在蘇繡中的創作研究 王宇宣 吳震
39 黔東南非遺手工藝的創新發展模式研究 程姍姍
42 可觸媒體視域下華縣皮影文創設計策略研究 李紹文 馬賀
45 揚州剪紙作為文化IP的設計與運用 許瑤 陳鈞鍇
理論研究
49 論中國畫與書法的相通性 馬靜婷 焦洺鈺 陸方
52 以藝術原理的視角闡述藝術的主觀性和客觀性 史海嬌
55 藝術中的主體性 牟鏑霏
58 教學與科研平衡的必要性研究 于肖月
視覺設計
61 設計五境——張大魯的文字之境美學 程鑫 侯文媛
67 時尚品牌動態海報設計應用探究 張梓坷 朱俐
71 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中空間敘事與互動體驗設計研究實踐 管家慶 劉永晟
76 視錯覺在《紀念碑谷》中的美學分析 金楓雅
園林與建筑
79 參數化機制下的鄉村景觀設計優化策略研究 仲思羽 丁繼軍
82 設計色彩在園林景觀中的表達研究 徐夢云 韋娜 楊旭宸
85 鄂東北祠堂建筑裝飾研究 李一霏 鄭妙婕
88 裝置藝術介入城市家具設計研究 駱紅霞 王峰
動漫探索
91 當代中國影視動畫創作中的藝術精神 陳葉蕾 雷丁
教學心得
94 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景觀設計專業課程思政與美育改革探索 楊小舟 孫莞 周麗霞
97 新時代高校美育的內涵、問題及路徑研究 盧長彤
100 海洋文化背景下的環境設計教學探索 吳丹 劉博
103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導論課程教學設計探索 付彬彬
106 構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人才培養模式 吳雷 黃新霞
109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作業展評的重要性 魏興麗
112 產教融合背景下藝術設計類“雙師型”教師校企多元評價機制研究 石麗娟 呂洋 王強
115 產教融合視角下藝術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優化研究 劉俊廷
118 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 梁秀霞
121 “冰山理論”指導下職業院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研究 劉義
124 美術教育融入高校英語專業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嘗試 蔣竹雨
127 基于角色扮演的中學生美術課堂共創實證研究 李小雅 盧章平
130 以美向善,以善審美 張景瑤 劉笑
133 中職美術教育中以陶育人的策略探究 胡靜
136 STEAM視域下傳統藝術的教學價值研究 郭靈蕓
139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學美術玩教具設計研究 王軍 周揚
142 學校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吳春霞
145 信息技術環境下書法模塊教學的策略與意義 謝揚科
148 藝術之花其華灼灼 謝群艷
151 室內設計新視角下高中美術方塊素描課的嘗試 馮浩銘 范文杰
154 高中美術鑒賞課中的興趣教學探索 陳沛然
158 情境教學法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付象林
161 媒體融合背景下初中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研究 劉耀偉
164 中國畫教學的側重點及實踐研究 邱奇爍
167 圖式期少兒繪畫課程教學模式探索 周偉凡 陳 嚴
170 用連環畫的形式傳承黃州農民畫 張衛華
174 兒童繪畫與創造力 鄧子怡 王瑩瑩
177 初中美術繪畫教學方法的實踐探索 楊麗偉
藝術菁英
180 譚志鋒作品
181 孫藝丹 李靜靜 魯鑫宇作品
182 呂丹濃作品
183 朱姝 唐華翌作品
184 陶薇作品
185 黃一鴻 林海作品
186 喬怡偉作品
187 王晶作品
188 沈程斌作品
封面:吳昌碩先生/吳山明
封二:龜甲竹/張春生
封三:征稿啟事
封底:小寒大寒又一年/吳向東
|